盖世汽车讯 据路透社报道,四位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车已要求其数千家供应商剔除供应链中的中国产零部件。此举反映出汽车制造商对地缘政治因素干扰其运营的不满情绪正日益加剧。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
知情人士表示,通用汽车高管一直告知供应商,需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来源,最终目标是将供应链完全撤出中国。部分消息人士称,通用已为部分供应商设定了2027年的最后期限,要求他们终止与中国的采购合作。
消息人士指出,通用汽车在2024年底已向部分供应商传达了这一指令,但随着今年春季美中贸易摩擦升级,这一举措的紧迫性显著提升。他们表示,通用高管称此举是该公司提升供应链“韧性”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2025全年,中美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让汽车行业高管们陷入“应急处理模式”。美国总统特朗普时断时续的关税政策,以及行业对潜在稀土短缺、芯片供应不足的恐慌,促使汽车企业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长期以来都重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国。
为响应特朗普政府对投资和就业的推动,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已采取初步措施,扩大美国本土工厂的生产规模。但行业高管表示,他们也察觉到美中关系正出现跨党派的长期转变,部分企业正着手切断已建立数十年的对华业务联系。
通用汽车的上述举措主要针对北美生产车型所使用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部分车辆均在北美生产。知情人士称,通用更倾向于为北美产车型采购北美工厂生产的零部件,但也对中国以外的非美国供应链持开放态度。
通用汽车的指令还涵盖了其他几个因国家安全问题受到美国贸易限制的国家,如俄罗斯和委内瑞拉。而中国是该名单中目前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来源国。
事实上,通用汽车此前已在减少对中国电池材料和芯片依赖方面表现活跃,是行动最积极的车企之一。例如,该公司已与美国一家稀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投资了美国内华达州的一座锂矿,以保障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的供应。但此次最新举措的覆盖范围更广,包含了更多基础零部件和原材料。
通用汽车发言人拒绝就该公司与供应商的相关讨论置评。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此前曾提及将该公司更多供应链转移至美国本土的计划。今年10月份,Mary Barra在通用汽车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过去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公司会尽可能在车辆生产国采购零部件。”
通用汽车全球采购负责人Shilpan Amin在10月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已迫使该公司改变策略,不再单纯选择成本最低的国家采购。“韧性至关重要——要确保对供应链拥有更强的控制权,清楚了解每一种物资的来源。”
汽车制造商担忧关税与零部件短缺问题
今年10月底,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后,美中双方同意取消多项关税和出口限制措施。然而,在汽车行业——产品规划周期往往长达数年——企业高管们已对两国间反复无常的贸易态势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感到厌倦。
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就已开始调整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规避当时加征的关税。今年,特朗普再度上任后不久便对中国发起新一轮关税攻势,引发中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
今年4月份,中国加强了对含稀土元素零部件出口的管控(稀土在汽车中应用广泛),迫使车企紧急囤积相关零部件。今年10月份,中国又新增了对更多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
10月末,供应链中断担忧再次升温:因中荷两国有关部门的知识产权纠纷,中国暂停了供应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产品出口。该公司生产的低成本芯片广泛应用于全球汽车电子设备中。此举引发行业警告,称可能导致大规模工厂停产。
重构供应链需耗时数年
对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既昂贵又复杂。供应商高管表示,中国在汽车供应链的部分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汽车照明、电子设备以及定制零部件的模具制造等,这些领域很难找到替代来源。
某大型零部件企业高管在谈及通用汽车的这一举措时表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供应商们都在仓促应对。”
汽车供应商协会(MEMA)负责人Collin Shaw指出,车企和大型供应商一直在通过减少来自中国及其他部分国家的产品采购,为供应链“降低风险”。但中国境内的通用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网络根基深厚,使得寻找替代来源的工作困难重重。
Collin Shaw称:“在某些领域,这些供应链已建立了二三十年,而我们却要在短短几年内切断它们。这绝非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
